题图来自于Unsplash摄影师Clay Banks,标题为The Colosseum in Rome。
- 2023/6/6更新:对于这本书,我写了篇更长的读后感。
书名 | 评分 |
---|---|
《帕佩撒旦阿莱佩》 | 5/5 |
这本书是Umberto Eco的遗作,我在看完这本书之后,感到有责任写点什么来表示敬意,也算是对他的一种小小的感谢。
这本书更多的是作为他短篇的集合。2016年的2月19日,84岁的Umberto Eco去世了。在去世前,他整理了他在《快报》周刊上《密涅瓦火柴盒》发表的部分专栏文章,汇集成这本书。这些短篇按照主题被分类成了“流动的社会”、“倒退的年代”、“上网”、“论手机”、“论阴谋”等多个部分,很有他的特色。
作为一个读者,我想,我对埃科的作品的感觉和豆瓣上大部分读者的感觉是一致的——晦涩难懂。如果说他的小说还因为有故事情节而让我能够理解的话,我读他的学术专著的阅读体验只能用“瘸子爬坡”来形容。
然而,这本书与埃科的其他著作有所不同。它没有插图,也没有长篇大论;很容易理解,却体现了一个哲人每天对微小社会现象的思考和对人性的担忧。
这本书中的文章创作时间跨度很长,从2000年到埃科去世前(2015年)之间,其中关注的话题也大部分是这个期间所发生的事,包括互联网、人口老龄化、方言、仇视等等;除了这些现实生活中的热点话题,还包括哲学与宗教、爱与恨这些学术上的永恒命题。而在2022年的当下,阅读这本书并没有带给我时间上长达十五年跨度的撕裂感。
这可能要归功于埃科的前瞻性——他善于解读各类事件的"象征",或者用他自己的话来说,他"只是把已经存在的事情的发展脉络揭示出来"。另一方面,也因为这些文章除了少部分涉及意大利政治的内容外,几乎没有地域的局限性——因为这些事情每天都在世界各地发生。
这么说又让我觉得有些悲观了。